《杂卦》之所以称“杂”是因为孔子在创作它时,没有像《序卦》那样依照文王所创的六十四卦卦序来解说卦义,而是错杂其卦序,以相对、相应两种方法来解释卦义。这种解释或一两个字,或二三句话,言简而意深,有的符合经义,有的则不合经义。重要的是,《杂卦传》解释卦义的方法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为后来解《易》的人,又拓展了一种新的思路。《杂卦》的创作特征主要集中在“杂”的表现方法上,是在形式方面的“杂”。作者通过六十四卦本身固有“错”(揭示着卦象中的旁通关系,如《师》旁通于《同人》)与“综”(揭示着卦象中的反对关系,如《谦》反对于《豫》)的对应关系,将六十四卦组成两两相对的、相反相成的分组形式,然后以精审、简洁的辞句高度概括了各卦的主要特征。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揭示了卦象中的对立统一与普遍联系的特征。二是通过卦象上的对应特征,使其揭示的意义在对比中更加明确。《杂卦》在创作思路上,实际上是《说卦》的延续。因为,其一,《说卦》通过八经卦来说明卦象的,而《杂卦》则通过六十四卦来揭示其主要特征的。在逻辑思维的形式上,《说卦》主要是运用演绎方法来扩展八卦在象征物上的外延,而《杂卦》则更多是运用归纳的方法来概括六十四卦的本质属性和行为特征。在具体分析卦象及其卦爻辞的过程中,将《说卦》与《杂卦》联系起来看,也就等于我们在认知思维的形式上将两种逻辑方法贯通了起来,这极有益于我们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六十四卦的变化形式及其丰富博大的思想内容。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诛也。《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遁》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也。亲寡《旅》也。《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比》乐《师》忧:《比》之义为臣辅其君,乐得爵禄。师,军旅。“比”和则有其乐,而兴师动众则有忧患。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能临民则能施其政,故为“与”。能观其民风,则能知其所求,故为“求”。
]杂:交错加杂。著:显明。
]《损》、《益》盛衰之始也:《序卦》曰:“损而不已必益。”益则盛,故《损》为盛之始。《序卦》又曰:“益而不已必决。”决则衰,故《益》为衰之始。
]《大畜》,时也:因时而畜,故能大。
]《贲》,无色也:贲饰应以无色为贵。贲,文饰。
]《兑》见而《巽》伏也:《兑》卦贵在能显示其喜悦之情,巽为一阴隐伏于二阳之下,故贵其能隐伏。见,显现。